top of page

打開網絡, 改變世界

 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網絡無小事、從社區規劃、動物權益、到政治參與,隱沒社會的大小問題,不僅靠你和我一眾公民去發掘,也要靠網絡力量去改變。

由於網絡創作形式多元,2017年公民獎一改過往以創作形式作為獎項分類的做法,設立三個獎項 ----「年度網络公民奬」、「年度網絡項目奬」及「年度學生網絡項目奬」 ---- 向公眾展示網絡公民的力量,感謝他們透過網上創作、報導、倡議,改變社會的努力。

​【主題文章】每天上網分享個人私密的,網絡就是告解室;發表高見的,網絡就是廣場的講壇;傳遞資訊的,網絡成大眾媒體;海量轉發,網絡又成派發號外、傳單、政見小冊子的鬧市街頭。告解室、講壇、媒體及街頭本來各有其位,如今融匯在一個叫網絡的空間,空間的區隔好像消失,人群、資訊、情感穿牆過壁,四處遊走。我們每天沉醉在此等自由風景,滿足於自己能發言,能議政,能踢爆,能起底,能「打倒」,就以為是新時代的網絡公民。

​包括公開組,項目組及學生組入圍名單

「年度網絡公民獎」是以網絡作者及其發表的文章為評審對象,得獎者「法夢」是由一群背景不一但具有法律智識的團隊組成,其撰寫的文章主要圍繞著人權法治等議題,向公眾解釋法理。他們獲得評審最高的評分,也在網民投票中獲取第二最高分數,而最高分數為何式凝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由「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會」主辦的2017年網絡公民獎頒獎典禮於12月3日舉行,共頒發三個獎項,包括「年度網絡公民奬」、「年度網絡項目奬」及「年度學生網絡項目奬」。其中「年度網絡公民奬」由「法夢」奪得。成員在頒獎禮上稱近年法治面對各種風波,獲獎反映公民反思法治的意義。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

訪問「好青年荼毒室 - 哲學部」前,他們在中文大學的書店有場關於「懷疑論」的分享會,現場幾乎坐無虛席,從學生到中年人,都是這群「好青年」的聽眾。

好青年荼毒室成員有13人,都曾是哲學系的學生,從網絡平台撰寫哲學普及文章開始,僅一年時間,便從網絡世界走到現實世界,既辦講座,在專頁直播 phone in,也主持電視節目「哲學有偈傾」,並且出版了《好青年哲學讀本》一書,種種嘗試,都將看似拒人於千里的哲學帶回到現實生活中,讓思考成為日常的一部分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

編按︰「法夢」為「2017年網絡公民獎」「年度網絡公民獎」的得獎者。被評審形容「以迅速回應、高質內容,提供不同議題的法律分析,開創了一條法律知識普及化的路線,這是前所未見的,亦十分切合當下需要。」

(獨媒特約報導) 《同生.共死》是一段講述同志伴侶在香港無法領取配偶的骨灰的影片,這9分鐘的影片內容發佈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刊物 Facebook 專頁《大學線》上,獲得8,829次網上瀏覽網紀錄,迴響超出四位製作者的預期。

Please reload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