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18年網絡公民獎主題為「網想社區」,希望呈現網絡公民如何透過互聯網的空間,去想像、重構、書寫和呈現香港、社區生活,並向社會傳遞出社區是由想像構造出來的的訊息,鼓勵大家能透過互聯網不同的平台,共同想像心目中的香港、社區生活,並朝著這構想去實現。

2018年度公開組共有17個入圍後選名單,學生組則有五個。

香港曾經被形容是「借來的時間,借來的空間」,缺乏本土認同,過去幾年,本土意識好像加強了,但在這城裡來去匆匆不斷流動的人群,是否真的能建立起社區,社區是否子虛烏有的妄想?
幾位在網絡上嘗試以不同角度建立及組織社區的朋友,分享他們的工作及經驗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上星期六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的「網絡公民獎2018頒獎禮」,同場亦有一場主題為「重奪社區咁易咩!『網想』能營造社區嗎?」的座談會。由應屆網絡公民獎得主「青衣島民」成員王必敏及「旺角街霸」製作人林心怡,以及香港01社區關係助理總監林立志、香港文學館「我街道,我知道,我書寫–社區書寫計劃」執行編輯李卓謙與2014年網絡公民大獎「最佳文字報導獎」得主陳澤滔,分享由網上世界到落地社區的工作及感受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由「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會」主辦的網絡公民獎2018於星期六(12月8日)舉行。本屆主題為「『網想』社區」,意指網絡公民透過互聯網的空間,去想像、重構、書寫和呈現社區生活。其中網絡公民大獎(公開組)由「青衣島民」奪得,成員王必敏就認為與街坊的互動就是前進的動力,希望與街坊同路同行,打破社區的區隔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由「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會」主辦的網絡公民獎2018於星期六(12月8日)舉行。本屆學生組共有兩個學生項目獲得嘉許表揚,紮根北區的社區媒體「撻著﹒Spark」就表示,在政權打壓的時代,他們的成立反映了學生依然關心社區,希望港人共同努力。

(獨媒特約報導)鼓勵網民關注社會並帶來改變的「網絡公民獎」,今年得獎項目為「青衣島民」。「青衣島民」於2017年成立,當然是由青衣人組成。他們除了辦 Page 外,亦多次走入社區,連結「真街坊」。成員王必敏認為,作為社區關注團體的「青衣島民」,如果只是停留在網上的話,只會處身「雲端」無法連接社區,「落到社區係零」。

「青衣島民」在「網絡公民獎」公開組的18個項目中,分別在網絡投票及評審兩個組別均獲得最高支持。評審認為項目的製作認真,亦深入探討了社區重要議題,並引起社會各界關注。

《眾新聞》青衣島民跳出Facebook救社區:區議員唔做,我哋做青衣島民獲頒網絡公民獎公開組獎項。網絡公民獎由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會和獨立媒體(香港)主辧,眾新聞、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、香港獨立媒體網、端傳媒協辦,「香港01」 支持,今年第四屆舉行。今屆比賽以社區項目作為主體,公開組有17個項目入圍,學生組有5個入圍。項目經網民投票及評審委員評分,各佔50%。青衣島民分別在評審及網民投票中獲最高分數,評審認為項目回應了社區議題,並積極介入改變。

Please reload

bottom of page